甘肃塔吊倒塌事件:敲响智慧工地安全防线警钟

2025年5月25日,甘肃省定西市某县发生一起塔吊倒塌事故,造成 3 人死亡。以下是这起事故的详细情况:

事故概况

  • 时间:2025年5月25日16时50分许。

  • 地点:定西市某县商业综合体项目。

  • 涉事项目:该项目建设单位为甘肃某县某宸置业有限公司项目一期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。

事故经过

塔机在从 23 层升至 25 层过程中,由于安装人员操作严重违规,顶升作业中未按规范安装全部连接螺栓,且存在违章指挥、无证冒险作业等行为,导致顶层塔机塔臂脱落,起重臂竖直砸向塔身。监控显示,从塔吊倾斜到完全倒塌仅 17 秒。

事故原因

  • 直接原因安装人员操作严重违规,如顶升作业中未按规范安装全部连接螺栓,且存在违章指挥、无证冒险作业等行为。塔机黑匣子数据显示,倒塌前操作员连续 5 次急停急启,远超设备承受极限。

  • 间接原因

  • 设备隐患:塔机主要承重部位存在严重锈蚀,液压油管接头渗漏,季度安检存在形式化问题。断裂截面显示,螺栓螺纹磨损严重且锈蚀明显,暴露出设备维护缺失。

  • 管理失职:监理日志显示,5 月 20 日已发现 “塔吊垂直度偏差超国标”,但整改通知未落实。项目为赶工期连续通宵施工,忽视安全预警。

事故伤亡

该事故造成 3 名工作人员从高空坠落,经送医抢救无效后死亡。

事故处置

  • 家属安置: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,协调企业与家属沟通赔偿事宜。遇难者中最小仅 24 岁,家属情绪稳定,善后工作有序推进。

  • 行业整顿:定西市已启动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排查,重点检查螺栓紧固、设备锈蚀及人员持证情况。中央安全生产巡查组此前在甘肃其他项目发现脚手架未验收使用、配电箱管理混乱等问题,此次事故后将加大明查暗访力度。技术层面拟推广 “数字孪生系统” 实时监测塔吊应力变化,强制安装吊钩可视化装置消除操作盲区。

  • 责任追究:涉事企业甘肃某县某宸置业有限公司被查封资质,项目经理已被警方控制。调查组将依法追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、监理单位监管责任及相关人员刑事责任。

近年来塔吊事故频发,例如:

image.png

2019年安徽铜陵某工地塔吊倒塌致3死1伤,2024年辽宁北镇一在建工地塔吊倾倒致驾驶员死亡,同年上海地铁遭起重机侵入,三起事故均暴露建筑行业重型机械管理漏洞——设备维护缺失、操作监管滞后、风险预警不足,危及工人与公共安全。

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及时发现隐患,而智慧工地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塔吊力矩、电子围栏隔离危险区、AI识别违规行为可将事故遏制于萌芽。例如,实时数据预警或能避免安徽塔吊超载倒塌,电子围栏可阻断起重机侵入地铁区域。频发事故警示:唯有依托物联网与AI技术,将“人防”升级为“技防”,强制高风险环节智能化监管,才能终结“以命换钱”的行业长期积弊,真正实现施工安全从被动补救到主动防御的跨越。

网友评论

image.png

从甘肃某县塔吊倒塌事故到社交平台的热议评论,公众对“生命脆弱性”与“职业安全风险”的深刻共鸣,折射出社会对工地安全管理与健康保障的迫切需求。面对工人“以命换钱”的无奈、家庭未竟告别的遗憾,以及“无病无灾即福”的朴素认知,传统工地管理模式显然已力不从心。

智慧工地通过实时监控塔吊力矩、人员行为与环境风险,以AI预警阻断操作失误,用数字化档案追溯设备全生命周期,正将“安全优先”从口号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防线——它不仅降低事故率,辽宁云通汇愿以智慧守护每一个工人的健康归途,让“意外难测”的焦虑,转变为“风险可控”的底气。